((核酶的發現和深入氮吹儀廠家研究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概念,并拓展了酶學研究的范圍。首 先,現在我們認識到, !"#既是催化劑,又可攜帶遺傳信息。這預言了一個存在于生物進化初期的 !"# 世界:即最早的生物完全是由 !"#構成的, $"#及蛋白質的出現晚于 !"#。其次,核酶的發現對傳統酶 學提出了挑戰。從 &’世紀初結晶出第一個生物催化劑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酶的化 學本質是蛋白質。核酶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酶學的研究內容。第三,許多病毒包括人類的病原體,是 !"#病毒,其遺傳信息貯存在 !"#分子中,并發現其中一些病毒 !"#具有催化活性。那么這就為發現 !"#藥物提供了機會。最后,更具有現實意義的是,通過人工設計核酶,在科學研究上將目的核酸分子切 成特異的片段,這已得到廣泛應用;在醫學上,可以通過破壞病原微生物,如一些 !"#病毒,以及破壞某些 致病基因或癌基因,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但由于核酶具有不穩定性及切割效率低的缺點,要使其能 夠在體內廣泛應用,還需要進一步加深對核酶的認識。 二、脫氧核酶 ((具有特定生物催化功能的 $"#分子稱為脫氧核酶( )*+,-./0+1-2*)或酶性 $"#( $"# *31-2*, $"#1-2*)。 %445年以來,人們合成了多種脫氧核酶。這是生命科學史上的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充分說 明 $"#并不只是性質不活潑的遺傳信息的載體。 (
(根據它們的催化功能,(%)剪切 !"#分子:脫 脫氧核酶主要分為以下幾類:與剪切 !"#的核酶相比, 氧核酶的性質相對穩定,催化反應受理化因素的影響較小,并且脫氧核酶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結構相對 簡單,與目的 !"#分子結合較好,剪切速率較快;(&)剪切 $"#分子;(6)催化核酸分子磷酸化:它們能 把 "78或 )"78上的 !磷酸基團轉移到單鏈 $"#或 !"#分子的 9:末端,使其磷酸化,以便于 $"#或 !"#分子的自身連接或進行其他操作;(5)連接 $"#分子:在 #78的參與下,能催化兩個不同的 $"#分 子通過 6:,9: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9)催化卟啉與金屬離子結合。 ((脫氧核酶的發現,對研究生命起源具有重大意義。 &’世紀 ;’年代初發現核酶后,人們認為 !"#是 最先起源的生命物質,現在發現了 $"#也具有催化活性,由于 $"#的復制能力與穩定性均遠遠大于 !"#,因而提出了最早起源的生命物質是 $"#還是 !"#的新課題。此外,脫氧核酶的發現是人們繼認識 蛋白質和 !"#之后,對酶的化學本質認識的第三次飛躍。最后,與核酶一樣,脫氧核酶的重要意義在于利 用它們可以破壞核酸分子的性質,來達到抗病毒,治療腫瘤及遺傳性疾病的目的。 第六節 (基因組學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基因的概念首先是由 *=2 ?+>@33A*3于 %;;4年提出。基因是指位于染色體的特定位置、編碼特異 的蛋白質或 !"#的一段核酸序列(通常是 $"#序列),是遺傳物質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基因組代表了一 個生物細胞內的全部基因和染色體組成。 !!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