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于2023年3月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以替代實施16年之久的GB/T 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新標準將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本文針對GB/T 5750.12-2023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中微生物檢測指標和檢測方法等內容的變化進行解讀。
水質檢測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本。而在水體中,只要條件合適,極易引起微生物生長,進而污染水體本身,對生態環境及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尤其在生活飲用水中,滋生的病原微生物易引發人體腸道功能紊亂,發生嘔吐、腹瀉等病理性疾病,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水質微生物檢測至關重要。
水中微生物檢測最新法規變化 相較于GB/T 5750.12-2006,GB/T 5750.12-2023中增加了以下檢測指標和檢測方法,以提升對水質的監控。
新增兩類微生物檢測指標 腸球菌及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
兩類微生物指標雖在GB/T 5749.12-2006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檢測標準》中即規定了在飲用水中的參考限值,但并未規定檢測方法。GB/T 5750.12-2023中增加了兩類微生物的檢測指標及檢測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微生物的控制要求(表1)。
?腸球菌(新增)——增加了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新增)——增加了濾膜法。
新增了菌落總數和兩蟲相關檢測方法
GB/T 5750.12-2023對部分微生物指標的檢測方法進行了方法新增,新增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微生物檢測步驟,提升檢測效率(表1)。其中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兩蟲)在GB/T 5749-2006版中屬于非常規性指標,而在新規GB/T 5749-2022中則延伸為擴展性指標,可見兩蟲檢測的重要性。
? 菌落總數——增加了酶底物法;
? 兩蟲檢測——增加了濾膜濃縮/密度梯度分離熒光抗體法。
微生物定義更明確
菌落總數的定義從原有的“水樣在營養瓊脂上有氧條件下37℃培養48h后,所得1ml水樣所含菌落的總數”,變更為在“一定條件下、經一定時間培養后所得1mL水樣中的微生物菌落個數”,定義更簡略,適用范圍更廣;總大腸菌群的定義在新版國標中未寫明結論,但需要進行證實實驗及革蘭氏染色結果判定,定義更簡潔,但其中富含的信息更多樣;對于耐熱大腸菌群的定義直接明確培養溫度,簡單明了;而兩蟲在最新修訂版中除了常規定義外,還細化了兩蟲外形特征的描述,以便更好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