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已經實施了超過15年,2023年4月1日,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以下簡稱《標準》)正式實施!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什么? 為保障群眾的飲水安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自1985年首次發布,2006年第一次修訂發布。《標準》對影響飲水健康的各種因素做出規定,實施以來對提升我國飲用水水質、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3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正式批準5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就包括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并從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歸口上報及執行,主管部門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代替原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新《標準》有哪些新變化?
優化一:提升了大家的飲用水口感
新標準更加關注感官指標,即“色度、渾濁度、臭和味”等指標,這些與飲用水時的口感、舒適度密切相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新標準增加了“2-甲基異莰醇”和“土臭素”等臭味指標,這兩項指標閾值較低,水中濃度超過閾值時,會令人產生敏感的臭味。新標準將上述指標增加到感官指標,加強監測監管,有利于提升飲用水的口感和舒適度。
2.新標準的“渾濁度”限值更嚴,從而保障自來水的潔凈度,改善用水感官,也對凈水工藝升級和水質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3.新標準下調了出廠水余氯的上限值,在保障自來水消毒效果的基礎上,降低了自來水的氯味,提升了飲用口感。
優化二:調嚴飲用水指標的限值
新標準對部分指標的限值調嚴,進一步提升了我們日常生活飲水的衛生質量,讓老百姓喝水更放心。
優化三:加大部分飲用水指標的監測力度
新標準將將檢出率較高的6項消毒副產物指標全部調整為常規檢測指標,加大檢測頻率,降低消毒副產物對飲水安全的影響。
此外,水中的氨不僅能影響水體感官,往往也標志著水體受微污染的程度。因此,新國標也將其調整為常規指標進行監測,給我們的飲用水安全多加了一道防線。
水是生命之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障日常生活飲用水安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至關重要,新標準的實施對全流程水質管控提出了強制性的要求,也為居民飲用水的品質提供重要保障,讓每個人都能喝上更放心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