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干旱流域,氮吹儀價格如果上中 游筑 壩修 庫,過 量 取 水,就 會危 及 下游 的 灌溉 乃 至 工 業、城鎮用水,并且會對生態和環 境造 成嚴重 影響。 因此,流 域內的 任何 局部 開 發都必須考慮流域整體利益,考慮給流域帶來的影響和后果。 ② 區段性和差異性:流域特別是大流域,往往地域跨度大,構成巨 大橫向 緯 度帶或縱向經度帶。上中下游和干支流 在自 然條件、自然資 源、地理 位置、經 濟 技術基礎和歷史背景等方面均有較大不同,表現出流域的區段性、差異性和復雜 性。我國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橫貫東西,跨越東、中、西三大地帶,存在著兩個互 為逆向的梯度差:一是資 源 占有 量 或枯 竭 程度 的 梯度 系 列,包 括礦 藏、水能、森 林、土地資源等;二是經濟實力和經濟發 展水 平的梯 度,包括 資金、技 術、勞動 力 素質、產業結構層次等。從上游到下 游,自然資 源的 擁有 量越來 越少,而 社會 經 濟發展水平則越來越高,形成了資源 分布重 心偏 西,生產 能力、經濟 要素 分布 偏 東的“雙重錯位”現象。 ③ 層次 性和 網絡 性:流 域是 一 個多 層次 的網 絡系 統,由 多 級干 支 流組 成。 一個流域可以劃分為許多小流
域,小流域還可以劃分成更小的流域,直到最小的 支流或小溪為止。由此形成小流域生 態經濟 系統,各 支流生 態經 濟系 統,上游、 中游、下游生態經濟系統,全流域 生態 經濟系 統等。 從產 業看來,流 域生 態經 濟 系統可分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城市等子系統,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又可分為種 17.2 流域環境管理的內涵 457 植業、養殖業生態經濟系統等。流域經 濟網 絡的 層次性 要求 流域開 發也 應有 一 定的先后次序和層次。 ④開放性和耗散性:流域是一種開放型的耗散結構系統,內部子系統間協同 配合,同時系統內外進行大量的人、財、物、信息 交換,具 有很 大的協 同力 和促 協 力,形成一個可操作的、有生命力 的耗 散型結 構經 濟系 統。應當 指出,流 域既 是 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又是從屬于國民經濟巨型系統的子系統。因此,要把流域開 發治理看成是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總 戰略 中的一 個組 成部 分,在流域 開發 規劃 和 治理上應符合全國國土綜合開發治 理的 總體要 求和 宏觀 部署,也是 協調 流域 內 部、流域與流域、流域與國家關系的關鍵。 17.3 流域環境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17.3.1 基本原理 流域環境管理是一門多學科理 論指 導和知 識運 用的 應用科 學,需要 相關 原 理、技術的指導和應用。 (1)極限性原理———水環境容量 水體對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環境 容量,環 境容 量在理 論與 實際應 用上 是有 差 別的,可用理論和可供開發利用的環 境容 量來 表述它 們。理 論環境 容量 是指 整 個水體所能受納污染物的最大數 量。對 于任何 水體 來說,水 環境容 量都 是有 限 的,超過這個極限,水環境系統就會受到破壞。流域水環境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 要根據環境容量理論,實現流域內各水體的納污量與水環境容量的協調統一。 ① 水環境容量:水體的原有功能不受影響或在水體滿足 一定的用 途和功 能 的條件下,水體均允許接納一定的數量污染物質,水體的這種性質在合理利用水 體的凈化能力和水污染的防治及水 環境 管理方 面具 有重 要的應 用價 值,從而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