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構成,氮吹儀價格莖的一端連上一個熒光分子,另一端連上一個淬滅分子( :6,(5#,8)。當無靶序列時,分子信標 呈莖環結構,熒光分子和淬滅分子非常接近,熒光分子發出的熒光被淬滅分子吸收并以熱的形式散發,檢 測不到熒光信號。當有靶序列存在時,分子信標的環序列和靶序列特異的結合,形成的雙鏈比莖環結構更 穩定,熒光分子和淬滅分子分開,熒光分子發出的熒光不被淬滅分子吸收,則可檢測到熒光。 二、分子雜交的方法 !!分子雜交分為固相雜交、液相雜交和固相液相雜交。固相液相雜交是把欲檢測的核酸樣本或探針 先結合到固相載體上,再與液體中的探針或核酸樣品進行雜交反應,漂洗去除未反應的探針或核酸樣品, 經檢測雜交信號,判斷雜交結果。 !!(一)斑點雜交 !!斑點雜交()$% &4$% #;&8’)’<7%’$()是將 =>?或 ->?變性后直接點樣在硝酸纖維素膜上,探針放在雜 交液內進行雜交。方法簡便、快速、靈敏,用于特定基因的定性分析。 ! ! ->?點陣(->? 7887;)是將相關的探針按順序點在硝酸纖維素膜上,待檢樣品放在雜交液內,檢查樣 品中的核酸能和哪一個探針雜交。 !!基因芯片(*,(, 5#’"@)是將探針點在硅片上,待測樣品放在雜交液內進行雜交,借助計算機判斷樣品 中的核酸能和哪一個探針雜交。 ->?點陣和基因芯片點在固相上的是探針的序列,沒有進行標記。待測 核酸樣品在雜交前進行標記。 !!斑點雜交、 ->?點陣、基因芯片主要是確定待檢樣品中有沒有所要的核酸。 !!(二)原位雜交 !!原位雜交(’( @’%6 #;&8’)’<7%’$()是用核酸探針與細胞和組織切片中的核酸進行雜交并
對其進行檢測 的方法。分為細胞原位雜交和組織切片原位雜交。原位雜交為核酸序列在細胞水平的定位和測定提供了 方法,可確定含有特定核酸序列的細胞類型和數目,可檢出基因和基因產物的亞細胞定位。查明染色體中 特定基因的位置,為染色體病的診斷提供方法。 !!(三)轉移印跡技術 !!轉移印跡技術是將電泳和分子雜交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試驗方法。根據檢測樣品種類的不同又分為 三類: !!(.)A$6%#,8(印跡雜交(@$6%#,8( &4$%%’(*)! ->?分子經限制酶切,在瓊脂糖凝膠上電泳使 ->?片段 依據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分開,再將電泳結果從凝膠中轉印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經固定和變性后,在膜上與 探針進行雜交,確定電泳條帶中哪一條是所要的 ->?。開始將瓊脂糖上的 ->?條帶轉移到硝酸纖維素 膜上,采用的是用吸墨汁紙吸水(&4$%%’(*)的方法(見圖 .9 9?)。英國愛丁堡大學的 B)C’( A$6%#,8(博士 第十七章 /基因技術!"! 建立了此方法, !"#$%&’(印跡雜交由此
得名。現在將 )*+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多采用轉移電泳的方法 (見圖 ,--.)。 圖 ,--/ !"#$%&’(印跡雜交 //(0)*"’$%&’(印跡雜交( ("’$%&’( 12"$$3(4)/ *"’$%&’(印跡雜交是經典的 5*+分析法。操作方法和 !"#$%&’(印跡雜交方法基本相似,是將 5*+經電泳分開后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進行雜交。 //(6)7&8$&’(印跡雜交(9&8$&’( 12"$$3(4)/ 7&8$&’(印跡雜交是將蛋白質經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 后轉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檢測哪一種蛋白質能和抗體反應,也叫免疫印跡技術。 第三節 /聚合酶鏈反應 //聚合酶鏈反應(:"2;<&’=8& >%=3( ’&=>$3"(,?@5)是一種在體外由引物介導的 )*+酶促合成反應,也叫 基因擴增技術,類似體內的 )*+復制過程。主要是利用 )*+聚合酶依賴 )*+模板的特性,在一對引物 間誘發聚合酶反應。整個過程包括模板變性、模板與引物退火和引物延伸三個步驟。 ?@5具有特異性 強、靈敏度高、操作簡便、對待檢材料質量要求低等特點,能夠快速擴增任何目的基因。 //開始進行聚合酶鏈反應時用的聚合酶是大腸桿菌 )*+聚合酶 !的 A2&("9片段。由于此酶不耐熱, 在 )*+變性過程的高溫中失活,需要不斷的加入新的酶。